復旦推出首個插件版開源對話大模型, 目標“對齊”人類價值觀!
四月二十一日,復旦大學的 NLP實驗室發佈了最新的大規模語言模式 Moss,這是第一個開放源代碼的版本。復旦大學電腦科技學院教授, MOSS系統的負責人邱錫鵬說:“Moss是世界上第一個插入式的開放源碼,將會支持搜索引擎,圖片生成,計算器,方程解算器,以及其他的插件。”
“開源”、“多模態”這兩個詞已經成爲當前主流話題。目前, Moss的相關代碼、數據、模型參數已經在 github、 hugging face等多個平臺上公開,爲廣大學者提供方便,以期推動人工智能模型的發展,推動開放源碼領域的蓬勃發展。
又酸了!韩国双星闪耀英超,孙兴慜200球里程碑,黄喜灿绝杀曼城
邱錫鵬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說:“Moss今後的技術路線,也將是多模式的。”在此之前, OpenAI已經推出了GPT-4的最新版,它不但能對文字信息做出反應,而且能對圖片輸入做出反應,還能產生新的內容。
谷歌還加快了大型“多模態”模式的開發步伐。爲了實現這一目標,谷歌於四月二十日宣佈,將其下屬的 Deep Mind和谷歌大腦小組進行合併,以推動“多模太”人工智能的發展,同時加快可信賴的安全性人工智能的研發。
邱錫鵬還指出,下一步的大語文模式,將著重於將大語文模式與真實世界及人的價值觀念“對齊”,讓它變成一個“智能體”。
他在上月曾說過,對 Moss的研究不僅是對自然語言處理的研究,更是對通用人工智能的研究。“或許業界更在意的是它在地面上的表現,但我們更在意的是它在下一步的發展,也就是在這一步上,將會有怎樣的表現。”
此外,他還指出了當前 Moss模型存在的缺陷,比如其參數相對於 GPT模型而言偏小、迭代性差等。
AGI是大型模型普遍追求的目標。谷歌首席執行官 SundarPichai還強調說,應該保證 AGI以一種可靠的方式建立起一個既安全又功能更強的體系。
邱錫鵬相信,如果中國要在未來的大規模語言模式及一般人工智能等科技上處於領先地位,一定要建立起屬於自己的語言模式基地。他預測,在今後的五至十年裡,一般的人工智能將得到廣泛的認可,就如今天的搜索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