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盤心法-季線支撐守穩 指數區間震盪
一天没来上学就被分配了出乎意料的工作的女孩子
加權指數日線圖
盤勢觀察:
週五臺股開低走高,雖然加權指數終場未能收漲,但仍與櫃買指數同步呈現下影線型態,盤面相對強勢股,獲低接買盤青睞的族羣,爲下週關注的重要指標。本週指數壓低一度回測季線,守穩季線後反彈,雖然因烏東炮擊事件未能克服18,338點前高而壓回,日KD仍在50之上,與周KD指標均在相對強勢區,終場守住18,200點。櫃買指數雖收紅、日KD脫離低檔,惟仍在半年線附近量縮震盪,周KD仍在50之下,中小型股後續籌碼沈澱與換手情況仍待追蹤。
國際總經與產業趨勢:
俄烏情勢多重反轉,烏東炮擊事件一度造成周四美股重挫,華爾街不僅憂心聯準會更快加速升息與縮表,還要注意俄烏地緣政治風險升高,VIX急速飆高、10年期美債殖利率突破2%、金價走揚,惟油價因重啓2015年伊朗核協議談判,取得進展,期待解封原油供應,有助於緩和通膨。
下週關注美俄會談,希望化解俄烏的緊張衝突,若外交斡旋能有效緩解事件衝擊,指數可望反彈,暫以短線視之,主因股市的第二大壓力是通膨,通膨影響聯準會的利率政策及市場擔憂的資產泡沫疑慮,特別是3月聯準會升息,若符合樂觀者預期,即升息後華爾街反應爲利空出盡,則4~5月間臺股可留意股利宣告效應及首季財報獲利成長股。
股市干擾的三大因素有俄烏情勢、通膨與Fed升息,另疫情的干擾仍揮之不去,除關注疫調、確診人數外,疫情初期的防疫概念股,已轉向解封概念股,本週的飯店、觀光、旅遊、航空即相對電子吸睛。惟留意部份短線急拉個股與均線乖離擴大,雖然題材偏多,但短線追價應格外注意技術面與籌碼面。
電子權值股前波推動加權指數衝過18,619高點,特別是半導體與IC設計族羣,但隨着法說會效應、資金輪動及外資逢高停利,週五盤面的電子轉而聚焦PCB、散熱、網通及記憶體。非電族羣則以航運、生技、觀光、鋼鐵營建爲主。
後市除關注俄烏情勢、Fed升息及本土疫情與歐美解封政策外,美俄會談、美中第一階段的貿易協議後續發展、油價與伊朗核協議談判、金價與比特幣等風險性商品波動以及避險工具的價格趨勢均可視爲觀盤指引。若避險情緒緩解,油價上揚帶動的能源股逢高停利,將有助於科技股的跌深反彈,但若反彈力道薄弱,預料指數仍在區間震盪,操作策略建議暫勿追高,買黑、短作爲宜。
投資策略:
臺股日K守季線支撐,若季線再度測試未跌破,則指數壓縮整理,仍不排除延續18,338點反彈,呈現相對強勢的盤堅格局並向上挑戰18,575點前高。反之,若季線失守,國際情勢的發展陷入觀望,並未發生負面事件,守住17,633點封關日低點,呈區間震盪,類股的強弱勢差異會較大。另冬奧結束後,大陸復工能否帶動相關需求,除鋼鐵、塑化、造紙等類股題材外,3月投信季底作帳行情啓動前,亦可關注高股息殖利率股。